企業拆遷時如何維權?
2021-09-30 閱讀:338
整理企業資產,準備企業財產清單,材料清單 企業在拆遷前要多自己的資產做到心中有數。財產清單主要包括企業范圍內的土地面積,廠房,辦公室,員工宿舍的面積,不可移動的機器及附屬設施的清單,可移動但是移動后導致設備貶值的損失等。這樣的預估可以讓我們對補償項目應該達到的總和,做到心中有數。材料清單主要有被拆遷企業的土地使用權證,各種協議,廠房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營業執照,納稅憑證等,列好清單,保存好。
建立信息渠道,做好長期戰斗的心理準備 被拆遷企業要有意識的建立信息渠道,做到隨時能夠了解拆遷進展的相關信息,包括拆遷方的信息和其他被拆遷方的信息,有了準確的的情報才能決策,勝券在握。 不抵抗,不簽字,不報價 遇到拆遷時不要一時沖動,進行無謂的抵抗,必要的時候通過報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整個拆遷過程拆遷方有可能會數次向企業送達有關資料和文書,在沒有確認所收到的材料的內容及簽字可能產生的法律后果前,不要輕易在這些材料上簽字。
拆遷一開始向企業詢價是為了打探企業的心里價位,從而針對報價,來制定對付策略。數年的維權經驗告訴我們,報價一定要掌握時機和火候,必須選擇一個合適的額時機才能報價,否則,價格報高,報低都很被動。 聘請律師介入,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制定拆遷策略 1.對征收決定和補償決定不服可以聘請律師提起行政復議或訴訟。
2.對評估結果或者對評估資質不服可以進行復核和申請鑒定。但注意時機的把握。
3.對于政府或法院其他行為不服的,比如斷水、斷電、暴力拆遷、法院違法裁定、株連式拆遷、停止親友職務、違法降低補償標準等等,則應當由專業律師團隊制定專業法律意見書,向有關單位送達。
拆遷涉及范圍廣、補償標準各有差異,而且拆遷人在拆遷中往往有著更優勢的地位,使得很多被拆遷人、拆遷關系人 “怕”拆遷。“怕”的原因無外乎兩點:一是拆遷跨度時間長,繁瑣事情多,很多企業初次接觸拆遷,對此束手無策;二是缺乏相關的拆遷法律知識,在與拆遷人交涉的過程中怕吃虧。鑒于拆遷的復雜性和專業性,對于法律關系復雜的拆遷聘請拆遷律師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