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來了,企業如何做準備?京云律師事務所房地產專業律師結合法律規定和實踐經驗解答企業拆遷中的典型問題
2021-10-19 閱讀:10
案例簡介:
2005年,張先生與郊區的一個村集體簽訂了20年的土地使用租賃協議,年租金21萬元。張先生家庭投資200多萬元可以用于企業開辦不銹鋼加工廠,并且辦理了營業執照和稅務部門登記等相關法律手續。2015年,張先生投資300萬元,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然而,張先生聽到這個消息,該地區發展將在2年內進行拆遷。作為將要被拆遷的人的未來,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即將到來的拆遷做準備。如何進行應對拆遷,首先我們就要了解中國企業在拆遷中有哪些補償項目,然后可以針對這些補償項目管理具體做準備。京云律師事務所房地產專業律師結合法律規定和實踐經驗解答企業拆遷中的典型問題。

1、土地價值補償
企業的經營活動場地設計一般是通過租賃得來。租賃土地有兩種類型: 國有租賃土地和集體租賃土地。企業拆遷必然會導致出現這種租賃關系的終止,那么對于企業在租賃合同中的期待利益以及如何有效保障?為此,企業危樓春曉要有明確的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約定的土地面積、成本、期限和違約責任等信息來確定企業的預期效益。即是說,針對我們這一項補償,企業需要把中國土地資源使用權進行合同查漏補缺,快到期的合同應及時提出續簽。
2、房屋價值補償
房屋、建筑物的補償,按有關房地產憑證上登記的建筑面積計算。因為中國歷史發展原因導致無法進行辦理房產證明和土地證明的,可經實際丈量確定。房屋、建筑物的價值一般由拆遷人和拆遷人聯合委托的公司進行評估,房屋、建筑物的實際價值按照有關評估技術標準確定。對于一些違章進行建筑,一般是不補償。也就是說,拆遷正在來臨,企業到廠區的房屋合法化,房產無證或及時申請建筑許可證的手續。
3、停產停業損失補償
2011年頒布《國有企業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管理條例》第十七條和第二十三條發展作出了對因征收房屋建筑造成公司停產停業損失的應進行經濟補償的規定,提出了一種補償制度應根據不同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產停業期限等因素分析確定。不同的省市對停產停業的計算有不同的標準,這也是拆遷補償項目中最靈活的一種。對于我們這個社會問題,企業發展可以從本地區停產停業損失的計算方法著手。例如: 近年來的資金流動情況、納稅證明、合同履行情況等資料。
4、企業內部職工的安置補償成本費用。
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沒有詳細規定因拆遷而被解雇的職工的安置補償費用,屬于拆遷當事人相互協商的項目。拆遷如果可以導致企業員工解聘,那么,應當根據中國具體與員工簽訂的勞動合同,結合我國勞動法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補償。鑒于此,對于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要及時補充簽訂勞動合同等手續。
以上僅僅是一個企業進行拆遷中的幾個典型環境問題的列舉。畢竟,不同省市的政策,每個補償計算標準也各不相同,包括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特點,所以面對拆遷,企業應盡早做好準備。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