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違章建筑的界定考慮到我國法律的表現形式,以及《土地管理法》、《城市規劃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動工建造的房屋及設施,故法律意義上的違章建筑可作兩種理解:
1、狹義上的違章建筑,即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所建造的建筑物。
2、廣義上的違章建筑,是指違反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所建造的建筑物。
二、對違章建筑的處理現在根據違章建筑對生活環境,社會環境造成的不同影響,我國一般對違章建筑的處罰手段包括警告、罰款、責令停工或停止使用限期整改、限期拆除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做出責令停止建設或者限期拆除的決定后,當事人不停止建設或逾期不拆除的,建設工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責成有關部門采取封鎖施工現場,強制拆除等措施。
限期拆除是所有處罰手段最為嚴厲的,我國的強制拆除中分為行政強制執行、法院強制執行、城管現場執法拆除。
而一般的拆除程序:
立案、調查、上報審批、罰款的分級管理、決定程序、送達與執行、強拆的執行程序。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上一篇:房屋違章建筑是怎樣界定的呢
下一篇:什么是違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