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就一起行政強制拆除行為違法一案進行了公開審理。上訴人盛某在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律師的代理下,成功撤銷了一審行政判決。
案情簡介
2008年6月,盛某與王某簽訂房屋買賣協議,購買了王某所在村的10間房屋及大棚。2018年合肥市蜀山區修建高鐵,盛某所在的村需要集體搬遷。因盛某非本村村民,他名下的房屋及大棚被拆遷方拆除后,一直未給予補償。盛某覺得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將實施征拆單位的鎮政府告上法庭。
一審法院以宅基地使用權是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權利,不得向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之外的人出售、轉讓宅基地房屋為由,認為盛某提供的房屋買賣協議不能證明其是案涉房屋的合法產權人或用益物權人,且盛某所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其系案涉房屋的合法產權人或用益物權人,故其不具備法定的原告主體資格,駁回了盛某的訴訟請求。
盛某并不接受一審判決,決定委托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代理提起上訴。
京云律師接受委托后馬不停蹄地開展起了工作,且以最快的速度代理盛某向二審法院提起了上訴。
法庭上京云律師指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和否認上訴人的主體資格均錯誤,理由如下:
一審法院認為上訴人提供的證據不能證明上訴人是案涉房屋的合法產權人或用益物權人,系事實認定錯誤。
1.上訴人是農民,不是城鎮居民,且通過購買方式已經合法擁有了案涉房屋的使用權和所有權,且上訴人在案涉房屋內生活居住多年,根據地隨房走的原則,上訴人進而獲得了案涉土地的使用權,被上訴人無權認定房屋買賣協議的效力。
2.被上訴人提交了2014年拆遷人入戶登記測量時的確認單,該確認單上被拆遷人處有上訴人的簽字,拆遷方對于上訴人的合法的被拆遷人的身份是認可的。
3.被上訴人的證人在庭審時承認,其多次與上訴人做工作,讓上訴人支持政府拆遷工作,說明對于上訴人的被拆遷人的地位予以認可。
一審法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行政行為沒有利害關系,進而否認上訴人的主體資格是錯誤的。
本案中,上訴人房屋被強拆與被上訴人的拆遷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行政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實施行政強制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要求賠償。
上訴人提供的房屋買賣協議等證據可以初步證明上訴人是案涉房屋的實際居住使用人。即使上訴人購買房屋的行為違反法律規定,也并不影響上訴人對房屋中其它財產享有合法權益。現上訴人認為被上訴人的行政強制拆除行為使其權益受到損害,其與被訴強制拆除行為之間具有了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一審法院以上訴人不具備法定的原告主體資格而裁定駁回上訴人起訴不當,請求法院予以駁回。
最終,法院采納了京云律師的代理意見,撤銷了一審裁定,并指令一審法院繼續審理本案。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