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蕭山區拆遷安置政策,“如果父母雙方均為農村居民,生育兩個男孩,安置面積分配時可得三個人的面積;生育一男一女,安置面積分配得兩個人的面積。”引發網友爭議。
據了解,蕭山區的這一政策是在征遷過程中為滿足農戶需求而制定的。按照村規民約,戶內有兩個兒子為農業戶口,可以額外申請一個地基,若戶內為一兒一女或兩個女兒,則無法額外申請批地建房。
然而,這一政策卻引發了“男女不平等”的質疑。有網友認為,這樣的政策不僅違反了男女平等的原則,而且會導致一些家庭不公平受益。
回應↓↓↓
對此,工作人員稱,2010年,在征遷過程中曾遇到一系列問題,農戶反映需求,提及如果不拆遷,有兩個兒子的家庭本可以再批地建房,拆遷影響了兒子未來建房成家。因此,蕭山區政府制定四類家庭政策,若符合農村批地建房條件的人員育有兩個兒子,且兩個兒子均未滿28周歲、未婚,可以對家庭額外照顧70平方米成本價面積。
該政策是特定歷史環境背景下制定的,符合蕭政發【2010】114號文件精神,按照村規民約執行。除了生育兩個兒子的家庭可以額外申請一個地基,其他家庭無法額外申請批地建房。
農村宅基地“批男不批女”、拆遷補償“重男輕女”,男孩多給安置,女孩少給、不給安置,村規民約中的這種“規定”合法嗎?能有效嗎?
拆遷政策重男輕女,法律不答應!法律保護婦女權益,征地拆遷時也是一樣的,所以征收方應該依法給予女孩和男孩一樣的安置補償。
男女平等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八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來看,農村宅基地按照“一戶一宅”的分配原則,農村宅基地既給男孩分配,也給女孩分配,并不以性別作為劃分此問題的標準。男孩如果在本村成家,滿足相關條件的可以申請宅基地;女孩在本村成家的,滿足申請條件的,同樣享有申請宅基地的權利。
換句話說,對申請宅基地的主體僅限制于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而并沒有做男女的區分。村規民約沒有權利侵害村民的個人合法權益,更是絕對不可能大過法律。如果它和法律沖突了,它就是無效的,就應該按照法律來辦。所以,村里不能因為“村規民約”,剝奪女孩的拆遷安置資格。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國家采取必要措施,促進男女平等,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的歧視,禁止排斥、限制婦女依法享有和行使各項權益。在夫妻共同財產、家庭共有財產關系中,不得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權益。婦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土地承包經營、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土地征收補償安置或者征用補償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方面,享有與男子平等的權利。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的決定以及其他涉及村民利益事項的決定,不得以婦女未婚、結婚、離婚、喪偶、戶無男性等為由,侵害婦女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各項權益。
如果咱們農村婦女在征地拆遷過程中,遭受了不平等的待遇,應當及時走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