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云拆遷律師 · 在線答疑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遇到征收的機會非常少,這也造成了大家在遇到征收的時候非常困惑,面對不堪其擾的征收方不知道如何應對。于是,京云拆遷律師團希望通過在線問答的方式幫助大家解答拆遷問題,幫助大家走出征收困境,獲得公平合理的補償。今天我們匯總了幾個近段時間來,常被咨詢的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
“我家是市區的,已經拆遷了,然而補償款還沒到手,就碰上了房價上漲。原本的補償款能買到140平米,現在只能買130平米。聽說,往后還要接著漲價。這么算等于我的拆遷補償款縮水了。請問,拆遷后遇到房價波動拆遷補償標準如何確定?”
對于國有土地上房屋,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19條規定,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因此,在確定被征收房屋補償標準前,先要明確兩個概念,第一是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內容完整正確,加蓋政府公章的房屋征收決定公告。其張貼的具體時間才能作為計算房屋拆遷補償價值的基準時間點,第二、被征收房屋的類似房地產。指的是與被征收房屋的區位,用途,權利性質、檔次,新舊程度,規模,建筑結構等相同或相似的房地產。
“是不是拆遷協議上誰簽字房子就歸誰?”
具體要看情況。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拆遷人和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為明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的權利義務關系而簽訂的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適用民法典。
根據目前的拆遷實施情況,誰在拆遷協議上簽署房產證就是誰的名字。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房屋拆遷雙方的法律行為。協議關系主要由房屋拆遷雙方參與,只有一方不能建立。
協議必須是房屋拆遷雙方的合法行為。所謂合法行為,是指按照房屋拆遷法規定的要求實施的行為。當事人資格的,社會組織作為房屋拆遷協議的當事人應當具有法人資格。承辦人應當有法人或者法定代表人的授權證書。委托代理人簽訂協議的,應當有法定程序。被拆遷人簽訂協議時,應當出具產權證書、使用權證明等法律文件。違反法律法規、采取欺詐手段的協議無效。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依法產生權利后,受法律保護;依法產生義務后,受法律強制執行。其次,依法訂立的協議必須認真遵守,雙方無權擅自變更或者解除。然后是履行協議中的爭議,協議條款是解決爭議的主要依據。
“一宅兩戶家庭糾紛戶主可以委托不在這次動遷安置人員外的人簽字?”
補償安置方案公布后,征收方往往會組織村民簽訂補償協議,一般是每家每戶的戶主簽字。在領取賠償金時,如果是以轉賬形式支付到銀行卡賬戶,則不需要再次確認簽字,直接按照賠償協議約定的時間支付即可。如果當場付現金,一般是每家戶主簽字。戶主因故不能簽字的,可以委托其他家庭成員簽字,是允許的。
“拆遷協議丟了不給補償怎么辦?”
拆遷協議一般都會出具4份,拆遷部門、被拆遷人、拆遷管理部門以及拆遷公司各持一份,如果丟失可以攜帶本人的戶籍證明、身份證明、拆遷補償協議上列出的房屋房產證等資料到拆遷辦,復印一份拆遷協議,不能以拆遷協議丟失為依據,不給拆遷補償,這是屬于違法行為,并且拆遷協議是可以進行補辦的,雖然補辦比較麻煩,需要耽誤很長時間,但,可以根據流程補辦的。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