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現如今,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農村城鎮化建設,往往是在突破現行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運作。因此,城中村改造、農村城鎮化建設便成了征地拆遷糾紛的重災區。許多征收方為了達到低成本征收或是為了推進征收拆遷項目的進程,經常利用老百姓法律知識較薄弱、地位處于弱勢等一些弱點,采取一些對被征收人極為不利的做法,比如斷水、斷電等來達到目的。對此,京云征地拆遷律師提醒大家。
一、安置房要倒貼錢才能拿到
前不久,有位咨詢京云征地拆遷律師的當事人說,自家房屋的面積差不多有200平方米,后來要城中村改造,但是一平米只有幾百塊錢的補償,要是選擇安置房的話,還要倒貼好十幾萬才能拿到,要拿貨幣補償的話,幾百塊一平米,同樣也是買不起房...那么,倒貼十幾、二十萬拿安置房是否合理呢?
對于這樣的補償標準,一般來說是不合理的。
土地管理法中明確規定了,征收土地應當要給予被征收人合理、公平的補償,要保障被征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城中村改造、棚戶區改造等之類的項目,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老百姓的居住條件及生活質量能更好,能有所改善,如果在實踐過程中,還要讓老百姓倒貼錢購買安置房,那么這明顯是不合理的。對此,京云征地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在遇到這種情形時,被征收人最好是謹慎簽字,也不要簽訂補償協議,當對補償標準有異議時,一定要及時的咨詢律師,采取法律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切忌聽信征收方的糖衣炮彈,避免讓自己陷入到無法挽回的局面。
二、補償標準都一樣
關于補償標準,每個地方跟每個地方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地方的每個區的補償標準也都是不一樣的,每家每戶的補償標準同樣也不盡相同。而且,對于補償標準,法律法規中也沒有統一的標準,需要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各家的情況來確定。
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給予被征收人的補償包括土地的補償、地上附著物、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助費及農村村民住宅費等。土地的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是根據征地區片綜合地價來確定的,對于地上附著物等費用則需要由相關部門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確定。
因此,網上所說的比如磚瓦房每平米多少多少錢,或是每畝地是多少多少錢這種具體的補償標準是不正確的。一般而言,只有相關部門在調查和社會風險評估之后才能確定。
對此,京云征地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實踐過程中,如果相關部門在未對土地現狀調查或是社會風險評估的情況下就以每平米多少多少錢來確定最終的補償是不合理的,被征收人一定要及時的采取法律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三、先拆房后補償
我們的工程不能耽誤,先把房拆了,之后我們再慢慢協商補償,補償是不會少你的,而且還有額外的補償...
實踐征收過程中,許多被征收人都會聽到類似這樣的話,征收方為了推進拆遷,常會以各種理由要求被征收人先把拆了之后再談補償。
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是不合理的。根據《土地管理法》中的規定,征收涉及到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因此,京云征地拆遷律師提醒大家,在征地拆遷中,如果遇到先拆后補的這種情況,無論征收方答應了你什么樣的條件,只要是沒白紙黑字的寫在拆遷協議中,千萬不要自行搬出被征收房屋或是自行把房子給拆除了,若在補償還沒到位之前,房屋就被拆除,那么我們就失去了談判的籌碼,這對被征收人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上一篇:房屋被強拆,報警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