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了擴大業務規模,由本企業正式員工尋找中介合作人員的模式,來應對突然增加的業務量。勞務合作本來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方式,一方面有利于加快企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為更多的勞動者增加兼職就業的機會和擴寬勞動者的收入渠道。
然而,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沒有聘用自己專門的企業法律顧問,同時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導致在用工方面十分混亂。由于勞務合作人員流動比較大,兩年之間離職40多名勞務合作員工并被離職員工紛紛起訴到勞動仲裁委員會。2015年11月,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離職員工郭某,向豐臺區仲裁委申請仲裁,要求支付2015年4月15日至2015年9月16日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4.2萬元,支付2015年4月15至2015年9月16日未發的工資2萬元,總計經濟補償金7.2萬元。由于雙方未協調成功,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訴到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過二中院的審理,并未出現二倍工資的法定情形,郭某未發工資的2萬元實際是通過現金方式發放。最后,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一方面出于司法機構都存在保護弱者的共性的考慮,另一方面維護企業形象和勇于企業社會責任,原被告雙方達成協議,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支付郭某1萬元經濟補償金。
看到郭某拿到1萬元的經濟補償金,和她有類似離職經歷的員工躍躍欲試,利用勞動合同法對于勞動者傾斜的情形通過法律程序拿到補償金。2016年,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離職員工高某同樣申請勞動仲裁,雙方又把官司打到二中院,高某用幾乎與郭某同樣的方式得到了1萬元的補償金。離職員工的每一次勝訴,就給剩下那40多名的離職員工增加了信心。同時,離職員工要的經濟補償也越來越離譜,甚至高達幾十萬。
在2016年10月18日,又一名離職員工張某,申請勞動仲裁,要出57萬的經濟補償金。這一次,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終于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必須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企業自身的合法權益。通過朋友介紹,北京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來到專門做企業勞動糾紛的北京浩云律師事務所,委托浩云企業律師團隊,來幫忙解決這一勞動糾紛。
事關40多名離職員工的勞動糾紛,同時涉及千萬賠償,關系到一個企業的生死存亡。浩云企業律師團隊律師深知自己責任重大,浩云企業律師團隊律師接受委托后迅速認真分析案情,秉承著公平正義的原則,用自己十幾年積累的法律專業知識和實務經驗,終于找到案件的關鍵點:勞務合作關系不屬于企業的正式員工,不存在法律意義上的勞動關系。北京豐臺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最終完全采納浩云企業律師團隊律師的代理意見,駁回張某所有的申請請求。經歷了法庭的辯論及對案件事實的深度剖析后,看到此裁決結果,張某也心服口服,也意識到不應該利用勞動者的弱勢地位來博取法律的同情,不應該利用法律謀取自己的私利、浪費司法資源。剩下的40多名離職員工,也紛紛放棄了自己的仲裁申請。
一個企業的成長就如同一個人的成長,需要精心呵護才能茁壯、健康。我們的律師職業就猶如醫生,“看病救人”也是職責所在。一個好的律師團隊,就像專門為企業服務的浩云企業律師團隊,能夠更快速、更準確的找到病根,藥到病除。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