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共服務意義重大的一些設施,比如發電廠、垃圾焚燒廠、工廠等,當地居民往往因為擔心它們會帶來負面影響,不愿意建在自家附近,而采取一些情緒化的反對行為,這種現象被稱為鄰避效應。大眾都需要,但是又都不想見到的還有殯葬店,接納殯葬店開在家附近,對部分居民來說還是有些困難。
近日,武漢市江夏區附近的居民群就因為此事炸開了鍋,因得知居民們常出入的地鐵口對面,要開一家殯葬服務的門店,不少業主便開始強烈抵制。
而另一方面,殯葬店的老板覺得,自己是合法經營,鋪面也是單獨的鋪面,居民的行為讓他無法理解。目前,當地社區和警方已介入協調。
對于此事,網上有不同的聲音。少部分網友支持當地居民,而大多數網友都認為商家手續齊全,正常經營沒有問題,不應該被干涉,且殯葬店開在地鐵口不是小區門口,小區業主管得太多了,還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這種抵制的根源在于中國傳統對死亡教育的缺失,要改變大眾對殯葬店的偏見還是任重道遠。
對于這事,我們又該怎么看呢?
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王興華主任表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送葬追悼也是中華民族的人之常情,配套的商業服務也是不可或缺,我們不能對死亡諱莫如深。
那么,在地鐵口附近開殯葬服務店,這事合理合法嗎?
王興華主任表示:我國法律并不禁止開展殯葬用品經營服務,對于殯葬店的選址,各地也有相對應的管理辦法。本事件的發生地武漢市在出臺的殯葬管理辦法中,明確了禁止在城市主干道、繁華商業區、火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和景點周邊設立殯葬店,而地鐵口不在此范圍內,如果殯葬店商家經營手續齊全就可以在這里合法經營,附近居民無權干涉。
但是,王興華律師在此也提醒經營者:因為殯葬用品有特殊性,商家也應選擇合理的產品宣傳和展示方式,考慮周邊居民的感受,這樣雙方才能相互接納,避免產生這樣的矛盾。
法律鏈接:
《武漢市殯葬管理辦法》
第三十九條 火葬場、殯儀館、公墓由民政部門統一實行行業管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相關經營服務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實行服務資格年審制度。
從事殯葬服務業務和殯葬設備、用品生產、銷售的,應當依法辦理工商注冊登記或者其他有關審批手續。
第四十條 本市下列區域禁止設置殯葬用品銷售點:
(一)城市主干道兩側;
(二)繁華商業街區;
(三)客運站(碼頭)、火車站、機場等交通樞紐周邊;
(四)風景名勝區、公園、城市主要景觀設施和旅游景點周邊。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