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牽涉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溝通方面需要耗時很長,房屋拆遷流程也比較復雜,那么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關法律知識,小編整理了相關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房屋拆遷補償協議內容
拆遷人與被拆遷人:
拆遷人。拆遷人的名稱、工商營業執照、稅務證及其他法定資質證書,該拆遷項目的房屋拆遷許可證、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等;
被拆遷人。被拆遷的房產產權證書、未取得產權證書的要提供建設規劃許可證或當地建設管理部門、土管部門出具的證明材料、居委會(村委會)出具的證明材料,身份證明,戶口本,受委托的應有委托人的公證委托書等;
拆遷計劃:
該拆遷項目官方批準的拆遷整體方案,如拆遷范圍在什么范圍之內,四至的至線參照物,拆遷的詳細開始時間和截止日期,提前拆遷的補償獎勵措施和標準,臨時安置的補償如租房補償等事項;
新建項目:
拆遷后建筑物的建筑名稱、建筑面積、綠地面積、荷載等級、抗震等級、配套措施、開工時間、竣工時間、建筑項目驗收等級、平面圖紙、布局鳥瞰圖建設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
征收補償標準:
對拆遷的房產的價值征收補償標準、征收補償標準的依據、出具評估報告的評估公司名稱、法定的評估資質證、評估的程序、評估的標的等;對不滿意拆遷公司委托的評估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可以申請其他評估公司重新評估等事項;
征收補償方式:
對拆遷補償的標準無異議后拆遷人可以一次性向被征收人選擇貨幣補償,被征收人也可以選擇房屋回遷,若協議回遷的要注明回遷的面積、樓層、及其他事項;
協調異議:
在確定征收范圍后,被拆遷人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圍內實施新建、擴建、改建房屋和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用的行為。
需要提醒的是,按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等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拆遷應當先補償、后搬遷。被拆遷征收人若對拆遷合同或拆遷補償協議有異議,協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作為被拆遷人,除了需要知道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內容外,還需要對與拆遷有關的法律法規有一些基本的了解,這樣才能更好的與拆遷人協商、交涉或談判。需要了解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等法律法規。
房屋拆遷協議丟了怎么辦
拆遷協議是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房屋承租人為明確房屋拆遷補償安置中的權利義務關系而訂立的協議,是約定拆遷當事人之間民事權利義務的合同。所以,拆遷安置協議丟了一般不會有影響。
因為拆遷補償協議的形成,不是專門針對你一個人所為,而是針對特定的人群共同所為。如果拆遷補償款還沒有到位或者補償協議中的補償內容還沒有實現,最好向拆遷補償部門說明情況,進行掛失、補簽,以求最大限度的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關于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具體內容的相關知識,我們要謹慎對待協議的簽訂,免得在因為補償金額協商不一致而引起糾紛。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咨詢云合專業律師網,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疑惑。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上一篇:房屋拆遷補償協議的常見陷阱?
下一篇:房屋拆遷協議需要哪些部門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