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鋪養三代”,這是被很多人認可的投資理念,購買商鋪也成了不少置業人士的選擇,開發商也多以此為噱頭進行宣傳,觀眾賀先生曾購買了一個商鋪作為投資,可是不曾想,自己的麻煩也由此開始,現在賀先生一提起這件事,就是一把辛酸淚。
賀先生想做生意,看到開發商在廣告中宣傳,其名下的商鋪為零風險投資,由專業團隊統一管理,投資10年100%的回報率,賀先生很心動,便買了一套商鋪,當天在開發商的介紹下與某酒店簽署了《委托經營管理協議》,其中約定賀先生把商鋪委托給酒店管理,不論盈虧,酒店每年以房租的名義,支付給賀先生固定的經營收益,共計10年。
賀先生支付了房款,可沒過幾年,該酒店以經營不善拒付款項,賀先生經查詢才得知該酒店是開發商投資設立的,兩者的財務和主要工作人員都是一套人馬,可當賀先生找到開發商,開發商卻說《委托經營管理協議》不是他們簽的,這錢他們不出。
那么,賀先生可以請求開發商承擔這筆“經營收益”嗎?
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王興華主任表示:
開發商和酒店這種操作其實是個慣用的套路了,雖然看起來簽訂了兩個合同,但實際上都服務于共同的交易目的,就是獲得賀先生的房款。開發商做出售后包租、“零風險”投資的廣告宣傳,賀先生基于此與開發商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不取得對商鋪的支配權,將商鋪交給酒店統一經營,從而取得投資收益,而這種情況最終絕大多數都無法按照合同約定支付收益。
從法律上來說,開發商和酒店屬于關聯公司,且構成人員混同,當關聯公司的財產無法區分,喪失獨立人格時,就喪失了獨立承擔責任的基礎,現在酒店無法支付賀先生的投資收益,就應該由開發商和酒店就這筆款項共同向賀先生承擔責任,因此賀先生可以直接找開發商要求支付款項。
王興華律師在這里提醒大家,天上不會掉餡餅,你想要的是收益,對方想要的是你的本金,面對所謂的“高額回報”“零風險投資”的項目,要擦亮眼睛,理性思考,避免上當受騙。
法律鏈接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五十三條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但是,該強制性規定不導致該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除外。
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五百七十七條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