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有的當事人嫌律師費貴,為了省錢,不想請律師,于是就自己進行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當然,也有自己維權成功的案例,但是這種情況很少,因為行政訴訟是個專業性很強的業務領域,沒有強大的專業知識體系和豐富的辦案經驗是很難獲得滿意訴訟結果的。
那么,行政訴訟它到底難再哪里?主要有以下幾點:1、原告撤訴、敗訴率高。行政相對人與行政機關原本就不是平等的法律主體,首先,信息的不對稱造成不平等。其次,職權造成的不平等。行政機關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剝奪公民的權利,而公民面對不合理的行政行為只能通過法律來獲得補償或者僅僅是一紙判決而已。這些就造成了原告撤訴、敗訴率高的局面。2、法院面對強勢的行政機關壓力大。由于我國的法院并不具有完全獨立的審判權,因此法院在判案時受到來自強勢的行政機關的壓力是很常見的情形。3、解決行政訴訟程序空轉的問題。4、行政案件執行難。由于政府行政機關工作流程較多,很多事項都需要上級審批,因此在執行的時候較為困難并且時間較長。5、行政訴訟檢察監督不力。以上這五點使得當事人自己進行維權時,過程漫長又艱難,耗費巨大時間成本不說,還可能會因為錯誤的行政訴訟而導致自己的利益最終喪失,這是最得不償失的。
因此,在行政訴訟中律師的角色就變得重要起來。律師有助于維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在一個案件中,律師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能夠幫助當事人的絕不僅僅是文書工作這么簡單。律師能做的有很多,律師會準確地把握維權時間節點,絕不會錯過最佳的維權時機;律師有自己的辦案思路與辦案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維權的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律師有助于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律師就像法院、當事人和行政機關之間的一桿秤,通過有理有據的論點來指出不合法不合理的行政行為,從而給行政機關帶來壓力,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律師有助于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地審理行政案件。律師在給行政機關施壓的同時,也帶給法院一種無形的壓力,促使法院作出公平公正的判決。同時,律師參與行政訴訟,還能有效提升司法公正、司法公信。
因此,當事人在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一定不要盲目的進行行政訴訟,以免錯過最佳訴訟時機,切記一定要向專業的律師進行咨詢。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上一篇:企業拆遷怎么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