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其中一個亮點就是要盤活農村土地和宅基地資源,這其中不免會涉及到土地征收以及房屋拆遷工作。農村房屋雖然不能與城市拆遷相比較,但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加快,農村資源也隨即升值。因此,拆遷時候的補償事宜就成為農村有房屋的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那么如今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呢?你能拿到多少補償款呢? 首先得明白農房拆遷所涉及補償的構成有哪些?
農村房屋拆遷的補償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具體補償金額需要根據當地補償標準進行,全國各地補償政策所給予的標準不同,以下僅供參考,實際補償金額以當地公布為準):
1、修建的房屋補償。
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農村草房結構房屋補償金額1900元/平米;
磚瓦結構房屋補償金額2400元/平米;
搗制或預制磚砼結構房屋補償金額2800元/平米;
兩層或兩層以上的樓房補償金額3300元/平米。
2、房屋裝修及裝飾補償。
房屋內部裝修或裝飾中包括吊頂、地板、地坪、門窗、鋁合金、墻紙、涂料、墻磚、洗手池、吊燈、馬桶、灶臺、其他附屬物等。
3、房屋的院內與院外宅基地及附著物補償。
院子所占宅基地面積補償、地上附屬物以及青苗費,如禽舍、水井、空調水電表移裝、院墻、院外院內小菜地、花草樹木等青苗費。 4、臨時安置周轉補償費。
用于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5、獎勵性補償費。
用于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愿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6、經營性損失補償。
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補償款如何給被補償人發放呢?
新政中明確規定,有條件的地方,農房拆遷補償相關費用中應當支付給被征拆遷農民的部分,可以根據拆遷補償方案,由集體經濟組織提供具體名單,通過發放記名銀行卡或者存折的方式直接發放給農民。
無證房屋能否拿到補償?有哪些房屋是拿不到拆遷補償的? 農村房屋中也有許多因為歷史原因而沒有拿到房證的,但只要符合規定,也是可以享受到拆遷補償的。
第一類是1950-1960年代建造的房屋,即使沒有證也能拿到補償款;
第二類是在當地建設規劃中,房屋也在規劃區域內,雖然沒證件,也能拿到補償款。
第三類是祖輩相傳的房屋,也有補償。 不過,如果農村無戶主的房屋,一直沒人認領,修建后長期廢棄,拆了也就拆了,不會有相關補償。
還有農村的高危房屋已經都倒塌或快要倒塌了,不能再住人,這些基本沒有補償。
最后一種肯定是違建房,沒有按照宅基地申請規劃建造,直接可以拆遷,不需要補償。
當然,農村拆遷補償不僅僅只是貨幣補償,還有產權補償,直接在其他區域按照同等價格的房子給予產權置換。說白了就是以房換房,只是不在原來的地方。還有就是房子和錢組合型補償。最終會選擇哪種補償方式,你說了算。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