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保安跪求沿街擺攤商販離開
近日,在視頻拍攝者的鏡頭下暴露了這樣一個心酸的場景。4月17日,在四川成都某小區的步行街頭,一名保安跪求擺攤的流動商販離開。根據視頻拍攝者介紹,小區附近就有一個免費擺攤的場所,但商販年齡較大,又覺得步行街客流量更大,就是不愿意走;保安也不容易,工作上也有考核和處罰,為了勸走商販,下跪前還自掏腰包買了商販的商品,但看來效果并不明顯,保安剛走,商販又回來了。那么,下跪執法到底應不應該呢,對于類似情況又該怎么辦呢?讓我們來聽聽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的王興華律師怎么說。
對擺攤的商販來說,保安只能勸說,并沒有法律上的執法權。再遇到這種情況,保安可以去找警察或者城管這些有執法權的部門來協助管理,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擾亂城市管理秩序的,可以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所以警察或者城管來處理就會容易得多。商販難、保安也難,都是背著生活的壓力在咬牙前行,我們既要促進城市街道的文明建設,也要切實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考慮他們的現實需求。社區街道可以在此設置專門的區域擺攤解決流動商販的問題,城管執法人員也多加強管理減輕保安的壓力。
記者為了讓網友看清真相,考察后發現商販們擺攤的地方一般為步行街上停放電動車和自行車的區域。步行街口也有“關于禁止流動商販和車輛進入商業步行街的通告”,內容顯示,因為不符合《成都市機動車管理條例》,嚴重影響步行街正常管理秩序,人車混流和占用消防通道等現象,自2020年11月3日起,小區商業步行街禁止一切車輛和流動商販進入。市場內商戶也介紹,在怡和新城小區E區,位于成都龍泉驛區雙龍路附近的小區樓下有一條步行街,還設置有專門的菜市,用于滿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雖然禁止商販們隨意擺攤,占用公共資源,但其實在市場一樓和二樓設有自產自銷區,有專門提供給流動菜販擺攤,也不收取攤位費,即使這樣很多菜販也不愿意到市場內賣菜。那么并不是沒處擺,而是不想在規定的地方擺,這究竟是為什么呢?一位商販向記者表示,他們擺攤擺在街上,是因為過往人流量大而且自己也屬于臨時性的,不一定每天都擺,偶爾賣點蔬菜、瓜果所以不想擺得離小區太遠了。
僅僅因為一己之私就為難工作人員?眾多網友們表示不能接受,對擺攤的商販來講保安只有勸說權,沒有實際的行政管轄權。面對這些占道經營的“老油條”,保安的勸說是顯得那么的蒼白無力,萬般無奈選擇下跪。像這種非法占道擺攤,如果由城管出面處理,那就容易多了,男兒膝下有黃金,面對這些不講道理之人,在勸說無效后,可以向上級反饋,由上級出面,或者協調其他部門一起出面解決。多想想,肯定會解決問題的,不要再輕易向他們下跪了。都是為了生活,希望政府可以出臺專門擺攤的地方,不為難保安,不為難攤販,不為難城管,誰都有想呵護的人,想撐起的家庭。
社區工作人員提到,對占道經營的攤販主要以教育勸導為主,講解城市管理的規定和整治臟亂差的重要性,規勸其自覺糾正占道經營不良行為。大部分攤販在勸導后都主動離開,但仍有少數攤販和社區工作人員打“游擊戰”,對于這樣的攤販,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都要安排人員值崗及勸導。除了交通堵塞,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街道衛生。擺地攤都是從傍晚擺到凌晨,到了收攤時大家都累了,而且那個時候也沒人管。各種垃圾隨地一扔便走了,街道的衛生有多差可想而知。雖然這些攤販的存在確實為南寧的居民提供了生活上的一些便利,大家能吃到好吃的小吃,買到更便宜的東西但是大部分流動商販都是無照經營,食品安全和衛生環境實在無法保障,長久以來弊遠多于利,這也注定最終無法逃脫被剔除的命運。
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律師認為:保安采用下跪執法的方式,既有損人格尊嚴,治標不治本,又有損治安管理人員的威嚴,削弱震懾的效果,更不利于后續的管理措施。除了法律的強制性措施外,促進城市文明建設也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沿街擺攤不僅有損市容市貌,嚴重影響市容秩序和街道衛生,還會導致通行不便、消防通道被占等問題,造成安全隱患。“這世間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執法人員肩負維護治安環境的重擔,作為居民們應該自覺拒絕購買流動商販的商品,用行動迫使商販去合法的場所擺攤經營,監督城管執法人員加強管理,加大不定期抽查路面情況的力度。社區街道也可以從居民和商販的現實需求和生活便利出發,考慮設置專門的區域來解決現攤販保安都叫苦的兩難困局,多方聯手共同努力,不再讓類似心酸場景再次發生。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