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云律師解讀:女子帶娃坐公交強迫他人讓座,愛心專座該不該成為道德綁架的工具?
2022-08-17 閱讀:6854 京云律師
女子帶娃坐公交強迫他人讓座,愛心專座該不該成為道德綁架的工具?
公交車上讓座,是最基本的禮儀規范,可是生活中卻因“讓座”頻頻出現“道德綁架”的事情。讓座或者不讓座,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發生。
8月15日,北京一輛公交車上就因“讓座”引發了一場爭論。


一名女子帶小孩上公交車,直沖一名女生坐的“愛心專座”前,要求女生給孩子讓座,見女生拒絕,這名女子便稱:你坐的是老弱病殘專座就應該讓座!同時,一旁老年乘客也表示:女生就應該老老實實起來讓座!女子的指責和周圍老人的起哄讓雙方因“讓座”爭論起來。
這一事件發布在網上后就引發了大家熱烈的討論。有網友說,“這就是道德綁架,女生也花錢坐車了,如果女生身體也不舒服有正當理由不讓座呢?”、“怎么能強迫他人讓座!”。
也有網友表示,公交地鐵上的“愛心”專座,還能隨便坐嗎?這座到底是該讓還是不該讓呢?
那么,非老弱病殘孕的乘客可以坐在專座上嗎?
北京京云律師事務所,王興華主任表示:法律雖然規定了公共交通工具上必須設置愛心專座,要求駕駛員和乘務員對老弱病殘提供幫助,但是對于乘客一方并沒有強制性的規定,乘客上車后可以自行選擇空余座位,可以坐在愛心專座上,也可以選擇給老弱病殘讓座或者不讓。
在生活中我們是否應當讓座?
王興華律師認為,考慮到設置這種專座的目的,是為了減少這些弱勢群體在移動車輛中站立所帶來的風險,所以出于尊老愛幼、互諒互助的社會美德,當符合老弱病殘孕情況的乘客有需求時,其余乘客也是應當積極主動承擔道德責任,為他們讓座。
法律上有強制規定必須讓座嗎?
王興華律師稱,公共交通上的座位是先到先得,讓座的本質是人們“愿不愿”的問題,讓座是情分,不讓也不違反相關規定,所以人們最好能夠互相理解和尊重,要求讓座時注意措辭,不要用道德譴責他人、綁架他人,多一分體諒,少一分指責。
法律鏈接:
《北京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第十三條 乘客應自覺為老、幼、病、殘、孕、懷抱嬰兒者或者其他有需要的人士讓座和提供方便。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