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山東省泰安市的周先生買了一套新房子,打算精裝修之后娶妻生子,不料驗房時,卻發現房屋樓層高度比正常高度低3公分、墻面空鼓、陽臺踢腳線不順直、墻角不平、無法貼瓷磚等問題。
周先生多次找開發商協商解決問題,事情拖了一個多月,開發商始終沒有給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周先生求助山東衛視齊魯頻道《小溪說事》欄目組,該欄目邀請到北京京云(上海)律師事務所褚盼盼律師與記者,一同到周先生所在的小區給予法律援助。
褚盼盼律師通過現場勘察,發現周先生掉入了開發商的圈套。
原來當初周先生購房的時候,連帶著買了一個儲藏室,只是這個儲藏室沒有產權,周先生雖然付了款,但是不計入房產證的總面積。不過周先生已經簽字確認,也不能以此為理由退房,如今房子面臨如此問題,周先生只想向開發商索要一定的經濟補償,用來維修房屋,那么他的訴求在法律上能支持嗎?
褚盼盼律師表示:結合周先生房屋出現的踢腳線及空鼓等問題,如果開發商給出的整修方案不能滿足周先生的要求,周先生可以自己去找驗房師以及相應的裝修公司進行整修,其中所產生的費用應由開發商承擔。另外關于周先生最在意的層高面積,這個跟實測有關系,周先生可以去找專業的鑒定機構,對房子進行面積實測,然后面積實測跟周先生的房子約定的面積及產權證上的面積要進行一個比較,如果出現了差價,開發商要根據差價乘以周先生房子的單價,賠給周先生相應的損失。
褚盼盼律師與《小溪說事》欄目組記者跟隨周先生一起找開發商進行協商。
開發商只愿意維修周先生家的房屋,不愿意給予相應的損失補償。周先生與開發商爭執不下,最后在褚盼盼律師與《小溪說事》欄目組記者的協調下,開發商答應先與總包進行溝通,由總包出一個處理方案,待到周先生認可方案后,由雙方溝通簽字。處理完后,如果達不到周先生想要的效果,雙方還可以進行再次協商,再談是否要給予周先生一定的補償。
經過褚盼盼律師與《小溪說事》欄目組記者的不懈努力,開發商作出了積極的回應,并承諾一周之內給出一個書面解決問題的方案,同時開發商營銷中心的相關負責答應在整改方案確定之后,會給到周先生相應的經濟補償。
周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如今大家買房,不管是現房還是期房,很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哪怕是交房之后,像周先生這樣,大家在買房的時候,到底如何來避坑呢?
褚盼盼律師支招:
購房時購房者常遇到質量的瑕疵和嚴重的質量問題以及涉及到主體結構的問題,那么質量瑕疵在質保范圍之內,就像這位周先生一樣,質保范圍之內該維修的維修,維修期間產生的費用需要開發商來承擔。嚴重的質量問題,導致不能正常居住,可以向開發商退房甚至相應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如果涉及到主體結構,和工程質量問題的話,可以向開發商直接退房。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