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淺談離婚分家析產
2021-10-28 閱讀:52
據民政部門發布的官方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全國離婚率高達38%,相比于2010年21%的數據,近8年來我國離婚率增長了17%。然而,房子為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資料,正是因為它的必要性和高價值,在離婚率居高不下今天,離婚房產如何分割成為當今社會一個熱門的話題。對于這個問題,下面我從法律的角度做個簡要的分析。

首先,有約定的按約定。分為兩種情況:
一,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房產以及婚前房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但是要注意兩點:第一,這個約定必須要采用書面形式,否則不具有法律效力。第二,如果一方贈與另一方房產,必須進行房產登記。根據贈與的法律規定,哪怕是結婚很多年,只要是房產未過戶的,贈與一方也可以撤銷贈與,離婚時房產還是屬于贈與一方,不予分割。
二,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所有的房產可以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法院的判決生效后,房屋的所有權即產生分割的效力。
協議離婚的夫妻雙方,可以選擇民政局協議離婚處置房產,在離婚協議上約定房子歸一方,在離婚協議書上簽字后,放棄房屋產權的一方需要配合另一方辦理過戶。通過民政局協議離婚的,需雙方共同申請辦理房屋登記手續,除均需提供房屋所有權證、免稅證明、房屋平面圖等資料外,還需提供當事人雙方身份證明、離婚證和離婚協議原件。民政協議離婚分家析產的優點是省時省錢,可一旦產生糾紛,仍需訴訟解決。
其次,無約定的按法定。根據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主要分為如下幾種情況:
一、婚后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根據婚姻法司法解釋,婚后一方父母出資買房的,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是對自己子女的贈與,與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另一方沒有任何關系,離婚時作為夫妻一方個人財產,不予分割;如果產權登記在雙方子女名下,一般視為對雙方的贈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 婚后雙方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也就是說,婚后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房屋,不管產權登記在哪一方名下,離婚時按照出資份額按份分割。
二、一方婚前購買房屋,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對于婚前單方購買并登記在單方名下的房屋,屬于乙方個人財產,離婚時不予分割。但是如果婚后使用共同財產進行還貸的,離婚時,僅對婚后共同還貸及其對應的增值部分進行分割,其他的不予分割。
三、以父母名義買房,離婚房產如何分割?
雙方用共同財產以父母名義買房,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的,比如說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房子。這種情況下,房子應該屬于父母的所有,離婚時不屬于夫妻財產,不能要求分割,只能按照出資情況,算作債權要求父母償還出資額。
四,以按揭貸款的方式買的房屋,房產如何分割?
夫妻一方婚前購買的不動產,以其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不能達成協議的,法院一般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當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通俗來講,在婚前,夫妻一方在婚前已付了房款,那么這個房子肯定是夫妻一方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償還房屋的按揭貸款是由雙方共同支付的,應當歸屬于雙方共同財產,以按揭的數額分割。
受當今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不斷增長的離婚率以及持續飆升的房屋價格,導致越來越多的婚前婚后的男女關注離婚房屋分家析產的問題。在遇到這種問題或糾紛時,可以咨詢專業的離婚律師,助您事前防范,事后補救,最終拿到應得的房產份額。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