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方式的問題有很多種,何必走極端呢?都是成年人了,還做這么幼稚的事。
近日,廣東佛山。一則#程序員為泄憤離職后鎖公司硬盤# 的報道引起熱議。據悉,陳某離職后對公司有極大不滿情緒,利用未移交的賬號密碼,遠程登錄原公司的系統服務器,鎖上公司服務器硬盤,并將解密的鑰匙刪除,導致該公司經濟損失較大。目前,陳某已被檢察院批準逮捕。
對此,有網友表示:法律確實更傾向于保護勞動者,但這種保護從來不是無底線的保護。
本案中,陳某鎖死硬盤并將解密鑰匙刪除,造成公司較大經濟損失的行為,涉嫌構成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將面臨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造成的經濟損失特別巨大,刑期甚至會達到5年以上。這已經不能算是輕罪了。
為泄憤影響公司日常工作應該怎樣追責?
現實中,類似本案的犯罪行為自不必說,而即使行為人并沒有實施犯罪行為,或者行為造成的損害達不到犯罪的程度,如果給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仍然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這就是沖動、肆意的后果。俗話說,散買賣不散交情。無論是員工主動離職,還是被動被辭,企業都應該熱情相送。公司在處理和員工關系的時候,要選擇柔和的態度,保持良好的關系收尾。有些公司認為自己強勢,想著方法來刁難員工,最后搞到魚死網破,大家都一起倒霉。
員工惡意報復原公司,不僅給原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也葬送了自己的前程,故意刪除數據依照刑法,涉嫌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作為員工當遭遇辭退認為公司處理不當時,要選擇正確的手段維護自己的利益:
1、可以先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
2、如協商不成,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舉報、申訴,或者依法向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機構申請調解仲裁;
3、對仲裁裁決不服的,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于企業而言,程序員刪庫、鎖庫跑路帶來的不只是經濟上的損失,還有顧客信任度的喪失以及對企業形象的負面影響。
因此,公司在日常運營中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要求,履行網絡安全保護義務,完善公司內部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絡安全負責人,落實網絡安全保護責任,對重要數據要做好備份和權限管理,防患于未然。
而對于員工來說,通過刪除數據宣泄情緒的行為將觸犯法律,因此遇事務必要冷靜處理,切不可因一時沖動葬送前程。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