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違法信訪行為??注意!這常見的6種上訪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2021-11-11 閱讀:853
拆遷遇見不公平的對待怎么辦?在很多普通老百姓的觀念中,第一反應是去信訪,通過信訪去反映當地政府的不法行為。但是由于不懂法,這些人往往在信訪過程中急于求成,最終不僅沒有解決問題,還把自己給搭進去了。根據實踐統計,常見的違法信訪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越級信訪。
之所以會產生信訪,大部分都是由于本地相關行政機關處理問題不能讓人滿意,甚至當成皮球踢來踢去,要么不作為要么亂作為。因此,很多老百姓選擇越級信訪,希望能夠得到上級機關的重視和關心。但是,這種越級信訪是違法的,根據《關于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意見》,不支持也不受理越級信訪,對于越級信訪,上級機關只是將情況通知下級機關而已。
而如果你不聽勸阻,堅持要越級信訪的,那么根據《關于公安機關處置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適用法律的指導意見》的規定,你可能以擾亂單位秩序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更甚者受到刑事處罰。
二、在信訪中采取一些“引人注目”的手段。
當信訪不受重視、沒有回復,不少人就開始動起心思想采取一些“引人注目”的手段來獲得關注,例如拉橫幅、在辦公場所靜坐、散發材料、喊口號甚至自傷自殘等行為的。這些行為在當事人看來并不對社會造成危害,應該是合法的。其實不然,根據《關于公安機關處置信訪活動中違法犯罪行為適用法律的指導意見》的規定,對于這些行為以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聚眾擾亂交通秩序;聚眾沖擊國家機關;非法集會、游行、示威處以治安處罰或追究刑事責任。
三、信訪中采取過激行為。
老百姓不被逼到影響生存的境地下,一般是不會信訪的。所以信訪涉及的必然是與自身有著重大利益且無法解決的糾紛,而信訪的流程是非常漫長的并且不公開透明,信訪人很難弄清楚到底是哪個環節耗時比較多。當信訪不能及時的解決問題時,不少信訪者都耐不住性子了,在與信訪工作人員的交涉中出現口頭侮辱他人、推搡威脅他人、故意影響工作人員辦公等過激行為。毫無疑問,一旦產生這種行為,肯定不僅不能加快信訪進程,反而將自己也搭進去。
信訪是憲政制度不成熟的產物,從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來看,如果按照合乎法律規定的流程進行信訪,結果很可能是饒了一圈又由地方政府出面來解決;而如果越級去北京信訪或想采取手段引起媒體關注又落入治安處罰和刑法追究的范圍之內。因此,在我國信訪是一條不通也不正確的處理方式,建議大家不要采用。
如果遇到此類情況,應及時咨詢專業律師,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