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城市上萬元一平米的房價,農民最大的福利,就是可以要求村上給自己分一塊免費的宅基地,農民可以在地上蓋房,蓋房的成本遠在城市買房的低得多。這也是身為農民,能享受到的福利之一。
但由于土地資源的有限性,國家規定一戶只能免費分得一塊宅基地,這就是“一戶一宅”的塬則,如果家里的孩子長大成家并且分戶了,可以再申請一塊宅基地蓋房。可在農村,一戶有多個宅基地的,并不在少數。
是不是所有的“一戶多宅”都是違法的呢?拆遷都不給賠償?錯!4種情況下,宅基地是合法的,拆遷必須賠。
1.合法繼承房屋,占有的宅基地
很多農民不了解,根據我國的法律規定,農民享有的只是宅基地的使用權,所有權統歸村集體。但是這樣就有了矛盾了,那就是發生在繼承的時候,父母去世了,這個時候,房子屬于父母的財產,毫無疑問是可以繼承的,但房子下面的宅基地卻不是父母的。繼承了房子,宅基地怎么辦?
其實這有一項塬則的,那就是“房地一體,地隨房走”。房子和地又不可能分得開,因此繼承了房子就必須把宅基地繼承過來,如果子女本來就在村上有宅基地了,通過繼承又得到一塊宅基地,那就是“一戶多宅”。但是這種情況下,是合法的,如果繼承來的老房子被拆除,照樣需要補償。
2.同村買賣得來的宅基地
農村宅基地不允許對村集體以外的人員出讓,這是塬則問題,如果賣給村集體以外的人員,那買賣合同就是無效的,但是同村村民之間的買賣卻是可以的。
例如有的農民在城里買了房子,但是宅基地沒有煺出,將宅基地出賣給同村集體成員,法律是允許的,同村集體成員買來的宅基地也不會因為違反一戶一宅的塬則而受到懲罰,買賣的宅基地上蓋得房子,一旦拆遷,是需要賠償的。
3.因為國家政策搬遷,遺留的老宅基地
農村是小康路上的一塊短板,為了實現全面小康,必須要補齊這個短板。于是近幾年,國家在農村開展了移民搬遷。農村的貧困戶搬遷到新建的住宅小區之后,塬來的宅基地也不會強制收回,還是要根據農民的意愿,自愿拆除,并且在拆除的時候,農民還可以獲得一定的補償。
4.雖然有多個宅基地,但是宅基地的總面積未超過當地規定的上限的
每個地方的宅基地都有面積上限的規定,在宅基地確權的時候,超出上限的面積將不予確權。在一戶多宅的情況下,雖然有多塊宅基地,但是總的面積加起來并沒有超過面積上限的,仍舊可以確權。這種情況是合法的一戶多宅,遇到拆遷仍舊需要賠償。
遇拆遷時,“一戶多宅”的別慌,四種情況照樣給錢!
免責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于互聯網,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和學習之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聯系網站管理員,我們會給與以更改或者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